2016年我國雕塑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據我國雕塑行業市場分析,隨著新水墨板塊的逐漸冷卻和抽象板塊的升溫,國內藝術市場似乎迎來了一個以10萬元左右作品為主體的新格局,新入場的藏家多數有著消費的心態,這樣便使得有著更合理價格的年輕藝術家的作品受到了更多青睞。當然,新興藏家可以憑著自己的趣味和喜好,哪怕發散一些,跳躍一些,甚至缺少必要的邏輯來進行收藏,而資深的藏家仍按照自己的線索和脈絡完整自己的收藏體系,價格對他們來說似乎并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但無論市場板塊如何輪替,或者收藏家的心態是否出于消費,雕塑作為藝術品門類的一項,似乎一直沒有得到相應的位置。拍賣各個場次中雕塑的比例只占到修飾點綴的作用,拍賣從業者也都對雕塑的征件頗感無奈。在走訪藏家的階段,能明顯感受到雕塑作品需求的存在,但市場交易中活躍的雕塑藝術家也差不多一個手就能數過來,已經功成名就的藝術家的位置自然不易動搖,因此也導致每次成交都更可能成為永久收藏而不會有太高重復交易的可能,這自然是藝術品交易的理想結果,但也不能將雕塑作品市場的不活躍歸咎于此。
雕塑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核心問題是,雕塑作品沒有后續藝術家跟進和補給,處于青黃不接,斷層的情況。若追溯至學校,雕塑具有更強的專業性,在技術層面與繪畫相比是完全不同的領域,非常難學,要比別的系多學一年。這就讓雕塑創作具有了非常強的排他性,若不是科班系統學習過的人很難入手創作,也需要在求學階段更沉住氣,付出更多的努力。不少人學完雕塑后去搞繪畫創作,也有憑著雕塑的手藝接各種工程項目,還沒畢業就成了“活兒王”,相比這種受益,有幾個人會選擇清苦的創作然后在未來不知道什么時候靠賣作品過上好日子?
相比雕塑在拍賣征件環節的困境和學院期間藝術家自身的因素,來自一級市場畫廊的聲音似乎更加有說服力。林大藝術中心總經理王一妃認為,雕塑板塊近兩年的市場主要集中于中國港臺以及新加坡藏家。在中國內地,雕塑市場還有很大可以開拓的空間。但就選擇藝術家來說,畫廊似乎也遇到和拍賣一樣的困境。傳統雕塑藝術家在中國內地市場表現平平,因為內地對于當代藝術的收藏已經脫離了材質的局限,關注點漸漸放在作品的觀念。這對于鉆研雕塑創作的藝術家是個挑戰,但很欣喜的是,還是可以看到近兩年有一些面貌同以往不同的雕塑藝術家的作品。
對于青年藝術家與上一代藝術家在雕塑市場表現斷層的原因,王一妃認為不能一概而論。每一代藝術家都會面臨自己時代的問題。但每一個時代的弄潮兒都可以面對并超越自己時代的局限。年輕藝術家面臨的最大考驗,無非就是市場的誘惑。在賺快錢和藝術理想之間做出選擇,這件事對于學雕塑的尤其是個問題。具體的表現就是作品風格的雷同,甚至創作語言和題材的雷同。“對于市場表現來說,我覺得和作品本身不是必然關系。因為這一代雕塑藝術家的市場還沒有到,我們不能去催熟。那些現在市場上的雕塑明星,在他們20多歲的年齡時,作品都不一定有市場,但這并不影響他們未來的市場表現。”
亞洲藝術中心代理的臺灣藝術家李真的雕塑作品在行業內有著很高的辨識度和收藏基礎,在亞洲藝術中心展覽研究部專員徐浩洋看來,雕塑是藝術產業重工業。從藝術家創作作品到運輸及展覽呈現,都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及時間去規劃及執行。但就當下無論是畫廊還是拍賣行來說,雕塑容易被認做配角,而架上繪畫更受青睞。但隨著傳統買家對雕塑的認知逐漸深入,以及國內各大拍賣行開設雕塑專場,情況有了較大改善。
而針對年輕藝術家雕塑作品的創作狀況,徐浩洋認為當下藝術圈過于浮躁,這在年輕藝術家身上表現更為明顯。一味追求名利,符號化、模仿等現象廣泛存在。低質量的粗制濫造的展覽過于頻繁,有些時候藝術家的個展甚至可以是一周或者一天。輕率地進入市場,然而卻沒有形成自己的風格和態度,并不穩定易受干擾影響,若這些不良現狀的前提是藝術家為了讓作品好賣而解決生計問題,這種情況下,做一個接項目的“活兒王”反而有一定的積極因素,雖然干行貨兒總被業內人士不齒,但這無疑為未來創作提供了基本的物質基礎和創作優秀作品的保障,可以當做是一種修煉。
如何闡釋雕塑有別于架上繪畫的價值,是每個畫廊從業者的必修課。徐浩洋認為,雕塑作為空間的藝術,與周圍環境關系密切。作品本身會產生一種氣息,這會影響周圍的環境,從而形成一種氣場的契合。根據藏家所需進行針對性的推介,雕塑作品因其體量大小以及題材指向適合不同的空間擺放,室內的雕塑必須恰到好處地嵌入其所在住宅環境和空間背景,與住宅環境的美學特征相互融合。反之,作為公共空間的雕塑,因其所處的環境,通常具有明確的社會指向意味,或有著強烈的政治內涵,一件公共雕塑會成就一個城市,成為一代人的精神記憶甚至是文化坐標,這就需要特定的雕塑作品去滿足其場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