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藝術的特征
第一,裝置藝術的定義及其形成
裝置藝術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中,對成品或復合材料進行藝術上有效的選擇、利用、轉化、組合、安裝,以形成富有精神文化內涵的個人或群體的新展示。這是一種安排展品的方式,一種三維展品,可以在室內和室外進行短時間或長時間的展示,具有完美的創意和藝術處理。原始裝置由廢棄的傳統雕塑材料制成,這些材料組裝完畢,其部件的左右為預制天然或人為材料、物體或碎片。在當今的西方可以被稱為主流藝術形式之一。古老的藝術權威和信條受到影響和轉變,藝術與生活之間的界限開始消解,二元對立的思維范式被解構,倡導存在和理解的多樣性。在裝置藝術中,它表現為對藝術與生活、藝術感覺與現實世界、藝術家與作品等界限的交叉和超越,這也是裝置藝術與當代中國雕塑的關系。
藝術家們挑戰傳統的藝術分類,試圖消除繪畫、雕塑、建筑、音樂、詩歌等等的人為障礙。他們使用任何他們需要的手段和材料來創造藝術,而不受定義的束縛。他們大膽運用生活中的現成物品,通常是立體的形式,如床、椅子、燈具等,漸漸地,裝置的對象變得越來越大,有越來越多的元素,促進了裝置作為一種藝術形式。
二、裝置藝術的特征
1.裝置進行藝術是一個能使觀眾置身其中的“環境”,“場所”是裝置設計作品的一個重要元素也可以說裝置藝術是景觀雕塑。即不論受何種觀念指向和制作技術方法研究影響的裝置藝術文化作品的有效信息展示,必須依賴于企業一定能夠有效的時空場所。不僅具有如此,具體的作品本體與環境工作場所又是社會和諧同構的整體。
2. 裝置藝術具有存在與過程的共振。在設備中,某種形式的存在對整個工作的過程顯示起著積極的作用。而作品的過程展示意義對成品形式的存在具有升華作用。也就是說,實物在裝置和作品的展示過程中的物理存在是有機同位素、相互支持和功能之間的關系。因此,促進影響觀眾壓力效應的裝置藝術靜態與動態組合的形成,以及其有效釋放的強大效果,就足以促進其形成。
3.裝置藝術創造景觀來容納觀眾的觀點。公眾參與和參與是裝置藝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迫使觀眾在限定的空間內從被動的觀看轉變為主動的感受,甚至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或味覺等其他感官。
4.裝置藝術是一種開放的藝術。裝置藝術作品是多變的,可以在展覽期間或在不同地點展出時改變或重新組合。與此同時,它自由地將繪畫、雕塑、建筑、音樂、戲劇、詩歌、散文、電影、電視、錄音、錄像、攝影、詩歌,以及任何其他可以使用的手段的運用結合起來。
5.裝置藝術是非永久性的藝術,總的來說是一種不用于收藏的藝術。也就是說,裝置藝術作品的展覽是在特定地點預設的有限時間內進行的。一旦作品的展示時間結束,作品的“這種存在”的意義就消失了,只剩下作品展示時的圖像數據記錄或對其人物的描述。
6.裝置進行藝術是多樣性的藝術。即是說,盡管我們當下社會人們對裝置設計藝術的認識、把握發展經驗有相似性,但各不相同的個體在聯系學生主體企業自身的多元文化認識這個基礎上對裝置藝術的理解、把握中國又是不盡相同的。因而裝置藝術形式展現的形態、意識指向等都有所了解不同,呈多元性形態。